枇杷熟了采摘忙 助推乡村产业旺
2023-03-30 12:08 来源: 西昌发布
举报

“琉璃叶底黄金簇,纤手拈来嗅清馥。”又是一年枇杷成熟时,在万物复苏的春季,西昌市北山枇杷园已挂满橙黄饱满的枇杷。走进园内,绿油油的叶子下硕果累累,果实已挂满枝头,琳琅耀眼,果香四溢,奏响了丰收的乐章。



百亩枇杷压枝头 远销全国市场俏

北山枇杷园位于西昌市北城街道北门社区,种植面积约500余亩,每年2-4月,是枇杷种植户的“致富季”和“畅销季”。

眼下,正是枇杷的采摘旺季。3月24日,记者来到北山,看到漫山遍野的枇杷树枝繁叶茂,一串串枇杷缀满枝头,将果树的枝条压弯了腰。忙碌在林间的果农们正在采收枇杷,灵巧又精准的挑选出成熟的果实,随着一个个套着的果袋被打开又合拢,果篓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装满了一篓又一篓。



“现在,我们每天都安排几十名工人采摘枇杷,枇杷必须尽快采摘,否则熟过了就不好卖了。”西昌德源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权笑着说,“你看我们的枇杷又大又圆,品质那是没得说的,咬上一口绝对甜。”



王德权告诉记者,得益于本地的气候和土壤,自家种植的枇杷每年都抢占市场先机,且具有皮薄、果味鲜嫩多汁的优点,枇杷刚一上市,就供不应求。有不少市民慕名而来,当场购买,品尝春天里的一口鲜。

“现在园内种植的品种以‘五星’枇杷和‘早种6号’枇杷为主,目前还只有‘早种6号’进入采摘期,这个品种的枇杷是纯甜的,很受外地人喜欢,尤其是‘北上广’。”王德权说,自从3月21日正式销售开始,预订的电话、微信就没停过。

据介绍,由于枇杷较耐运输,近年来,借助互联网和电商平台,通过便捷通达的物流业务,西昌枇杷如今已随着全国交通脉络运往各地,摆到了各大城市的超市、市场货架上供人选购。



“除了本地市场消化,好多外地客商都来预订,目前每天大概要发出去七八十件。”提起喜人的销售情况,王德权脸上喜气洋洋,“今年枇杷产量也高,加上我们北山的枇杷卖得上价,味道好,不愁销,相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季!”


土枇杷成“金果果” 助力乡村振兴

北山是北门社区枇杷种植的核心区,平均海拔在500米至800米之间,年平均气温16.3℃,年降雨量1300毫米,日照充足、气候温润,拥有绝佳的枇杷种植条件。



据相关负责人介绍,北城街道北门社区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优势,抢抓机遇,引导农户大规模种植枇杷,盘活农村山地资源,不仅让群众鼓起了“钱袋子”,还让山地变身“绿色银行”,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丰收。

北门社区副主任江旭东告诉记者,为提升枇杷品质,北门社区大力推广疏花疏果、修枝剪枝、套袋等枇杷种植管理技术,慢慢壮大了枇杷特色产业,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。“我们在产品品种和种植养护上不断提供技术支持,完善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,鼓励村民种植果树,壮大村级集体经济。如今,枇杷作为北门社区重要产业之一,乘着时代发展的浪潮,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,不仅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,更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”



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,北门社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,除了发展枇杷产业外,葡萄、李子等经济果业也正茁壮成长中。另一方面,蓬勃发展的枇杷产业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,据介绍,北山枇杷园每年约可提供数百人次务工,大大增加了当地村民的额外收入。



已在北山枇杷园工作3年有余的阿牛拉责感慨不已:“我就是北门村人,在这上班工作非常方便,每天150元收入也大大改善了经济状况。在挣钱的同时还能顾家,真的是以前想不到的好事。”阿牛拉责和身旁的工人相视一笑,在一筐筐金黄飘香的枇杷中,流淌的是丰收的喜悦和对生活的希望。



如今,掩映在枇杷林里的北山风光秀美,欢声笑语不断,慕名而来购买枇杷的消费者络绎不绝。金灿灿的枇杷和种植户一起,在春天的西昌大地上共同奏响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乐章。
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我司立场
发表
相  关  推  荐
换一换
推荐阅读